017 我對讀經的一些〔迷思〕

錄音連結

迷思之一: 為甚麼信徒明知聖經是神的話,我們生命的糧,卻偏偏忽視自己的讀經生活?

作為一個基督徒,即使信主時間不長,對於下列的一些經文,即使自己沒有讀過,也必定聽過。至於信主多年的,更加耳熟能詳,朗朗上口啦!例如:

人活著,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。  ( 申8:3)

基督徒接觸這句話,多是通過讀新約:馬太福音 4:4 (耶穌卻回答說,經上記 著說{人活著,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。〕;路加福音 4:4 (耶穌回答說:經上記著說{人活著,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。〕 其中說到的〔經上記著說 〕就是指申命記 8:3 這節經文。我們要維持在世的生命,每日的飲食,不可或缺,所以我們在主禱文求神〔我們日用的飲食,求父今日賜給我們。)假若我們真的相信神的話是和我們日常維生的食物一樣重要(如果不是更加重要的話),那麼讀經就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,而是每日都要做的事,是維持我們健康與生命的事。我深信每一個基督徒在理性上都不會否定聖經這樣的教導;我們也常常講順服神;既是如此,為甚麼我們在肉體生命上,不遺餘力地餵養自己;但在靈性生命上,卻可以如此忽略、疏懶呢?這就是我的迷思。

我把你的話藏在心裏,免得我得罪你。 ( 詩 119:11 )

我們讀過創世紀約瑟力拒主母引誘的故事。約瑟說了一句話:〔我怎能作這大惡,得罪神呢?創 39:9 下〕沒有把神的話語藏在心裏,我們就失了一個最有效的武器;因為心猿意馬,靠我們自己的意志,是難以控制的。其實這些道理,聖經有許多,例如:箴言 29:18 〔沒有異象(神的話),民就放肆,唯遵守律法的,便為有福〕。

約瑟之所以能夠勝過試探,是因為他對神敬虔。但人怎樣才會對神敬虔的呢?
C.H.McIntosh 說得好:〔敬畏神從認識神而來;認識神從讀聖經而來〕。所以,我們不重視讀經,我們怎能認識神呢?如果我們不認識神,我們又怎會敬畏他呢?缺少了認真讀經的生活,我們的信仰便會流於膚淺了。難怪人家笑我們基督徒:〔講就天下無敵,做就無能為力!〕;這還不是最嚴重的。知不知神說過:〔因為這百姓親近我,用嘴唇尊敬我,心卻遠離我;他們敬畏我,不過是領受人的吩咐。(賽 29:13 )〕我們的信仰,如果只是聽別人的教導,自己卻不認真地去讀經,我們就沒有第一身的體驗,有的只是道聽途說而已。這樣怎能〔與主同行〕?

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,是我路上的光。  (詩 119:105)

世人為甚麼熱衷於占卜、風水、星相之學,即使是基督徒有時也在所難免?老實說,我未信主時,甚至信主的初期,我也鑽研過紫微斗數之類的。人很希望憑自己的力量,掌管前途、明天,以便能夠趨吉避凶。如果我們好好地讀聖經,就會很清楚神嚴禁我們做這些事。其實基督徒讀不讀聖經,都明知我們的明天、和前途是誰掌管的!我相信沒有基督徒不經常又熱烈地唱過〔我知誰掌管明天〕、〔我知誰掌管前途〕 這些聖詩。〔腳前燈、路上光〕是詩人體驗神在我們行走天路時的光照和引領,靠的就是神的話。我們如果不讀經,怎能有神的話語,沒有神的話語,又怎能有神的光照和引領?這是我的迷思!

你或向左,或向右,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:這是正路,要行在其中。 ( 賽 30:21)

我們行走世上的路程,一生中都會受到許多的引誘和試探。我們單靠自己的道德、良知去自律克制,絕對不是容易的事。儒家幾千年來,在〔知行合一〕的掙扎上努力,都解決不來!基督徒又怎樣?看看保羅有血有肉的經文:〔我們原曉得律法是屬乎靈的,但我是屬乎肉體的。是已經賣給罪了。因為我所作的,我自己不明白;我所願意的,我並不作;我所恨惡的,我倒去作。若我所作的,是我所不願意的,我就應承律法是善的。我也知道,在我裏頭,就是我肉體之中,沒有良善;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。故此,我所願意的善,我反不作;我所不願意的惡,我倒去作。(羅 7:14 – 19〕〕然則保羅如何得到解決呢?這是他的答案:〔我真是苦阿!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?感謝神!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(羅 7:24 – 25 上〕。 〕

所以,作為神的子民,我們之所以能夠避免走上歪路,或能夠從歪路上回轉,靠的不是自己,而是聽從神的聲音,依靠他,順服他!然則我們如何可以聽到神的聲音呢?神聲音就是神的話;要得到神的話,我們就要讀經啦!這就是我的迷思。

迷思之二: 為甚麼教會明知神的〔大使命〕,卻總是忽略信徒讀經的生活?

基督徒不重視讀經,是不是完全是自己的責任呢?如若不然,那麼誰需要負責?這個答案,要視乎客觀環境而定。在文藝復興之前,聖經不是像現今的普及。聖經都是用希伯來文、希臘文、拉丁文寫成的,不是一般人通用的言語。所以聖經的學習和詮釋,都是在神父、拉比這些專業人士手裡。一般信徒除了聽道之外,根本沒有機會接觸聖經,遑論自己去研讀和學習了。所以這個時期的信徒不讀經,完全不需負責的;因為事實是無經可讀。但我們現代基督徒呢,聖經的普及已經不是人手一冊,網上的資源更加垂手可得,甚至是免費的。聖經的許多不同語文的譯本,讓信徒可以不需懂得原文、外文,用自己的語文,就可以研讀聖經了。這樣,信徒還可以把不讀經的責任推向別人嗎?

然而,萬事都有個開始。初信的基督徒,是站在〔基督道理的開端〕;所以是需要教導和操練,才能一步一步進到完全的地步。換句話說,我們是要不斷的學習,包括自己的鑽研、接受師傅的教導,這樣才能漸漸進步,不致固步自封、停滯不前,甚至不進則退!希伯來書說:〔看你們學習的工夫,本該作師傅,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的開端另教導你們,並且成了都必須吃奶,不能吃乾糧的人。(來 5:12)〕所以,聖經明言信徒學習聖經,是需要有師傅的。有好的師傅,才有堅固的根基、正確的栽培,健康的成長才可以事半功倍!然而,好師傅從何而來?理所當然是從教會而來!所以我認為,信徒不重視讀經,固然自己要負大部分的責任,但教會是否也應該負上一部分的責任呢?

教會經常都會講到耶穌基督的〔大使命〕。大使命的上半部是關於傳福音,是對外的;下半部是關於教導,是對內的:〔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,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(太 28:20)〕耶穌這條帶應許的命令,教會的牧者和長執都不會不知道的。所以教會是有無可推諉的責任去教導信徒的。不讀經怎麼知道主的吩咐呢?不知道主的吩咐怎知道去遵行呢?可惜在我有限的經驗中,教會都沒有認真地、嚴肅地教導、勸勉、激勵、督責信徒,要有自己的讀經生活。信徒洗禮之後,教會就假設信徒的靈命會自然成長。如果神的話真是生命的糧,那麼,疏忽讀經,我們會生長得健康嗎?教會有盡牧養的責任嗎?我曾聽過教會的領袖說:〔我已經講過給他們聽,他們都是成年人,他們不聽,可不是我的責任。〕聽來好像很有道理。 但教會有沒有跟進、 考核和檢討信徒的靈命呢?聖經怎樣告誡領袖的呢?以西結書這樣說:〔人子阿,我照樣立你作以色列家的守望的人。所以你要聽我口中的話,替我警戒他們。我對惡人說:惡人哪,你必要死。你以西結若不開口警戒惡人,使他離開所行的道,這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,我卻要向你追討他喪命的罪。〕牧者和長執是教會的守望者, 這樣說來,對信徒靈命的成長, 豈能沒有責任呢!這是我的迷思。

迷思之三:崇拜聽道、上主日學、參加團契查經、 參加神學課程、 講座、 讀經營等等,可以取代自己的個人讀經嗎?

我和弟兄姊妹閒談中談及他們讀經的生活時,我發覺許多時候,他們都認為参與這些活動就是讀經了!老實說,教會對信徒能夠經常參加主日學,團契查經,就是不錯了,能參加講座、讀經營、神學課程,就更加難得的了!我對於這些活動提出質疑,不是我要否定這些活動的益處;事實上,這些活動可以大大的豐富我們的讀經生活。我質疑的是,這些活動,是否就是讀經的全部?换句話說,是否就可以取代我們自己的讀經呢?

断乎不可!如果我们真心相信〔人话活著,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裡說出的一切話〕,我們就得好好地去思考一下。李思敬院长也曾說過:講座,讀經營等等,都是經過精心炮製的筵席,當然非常美味;但不要忘記,我們的成長,可不是靠這些,而是靠我們家裡天天的家常便飯! 所以,我們靈命的成長,靠的也是我們自已日常的讀經 ,而非這些非經常性的盛筵了。弟兄姊妹為什麼會看重肉體生命的健康,卻又忽視屬靈生命的健康?這就是我的迷思。

迷思之四:閱讀屬靈書籍、名人傳記甚至釋經書,可以取代自己的個人讀經嗎?

許多基督徒都喜歡閱讀一些屬靈書籍,特別是好像〔荒漠甘泉〕,[花香滿徑〕之類的書。這些名家分享他的靈修心得,對我們都很有幫助;但要注意的是,他們的分享,是他們個人在特定的時空,對經文的主觀感動,所以,同一段經文,不同的作者可能有不同的感動;但這些感動,不是客觀地解釋經文,讓我們明白神在這些經文要告訴求我們的信息。所以,這些書籍,對我們的靈修生活,會有很寶貴的參考價值;但不應該取代我們自己的讀經,因為自己讀經才是我們親身的經歷神;在學習中直接領受神的教導,在禱告中直接與神相交互動。這一切都不是靈修書籍可以代替的。

同樣道理,讀名人的傳記,例如宋尚節的傳記、何義思的傳記等等,我們都會很感動,對我們的事奉生活,會有很大的激勵。但要注意,各人有各人的條件、各人有各人的呼召。我們佩服、感動之餘,卻要明白我不可能複製他們的事奉。我們能學習的是他們事奉的心志和態度。我認為讀名人傳記與我們自己讀經,沒有直接的關係,所以,讀名人傳記,可以作為我們學習的一個補充,但卻不是可以取代讀經的。

至於讀釋釋經書,這的確與我們讀經有直接的關係了!我在〔走過讀經曠野路〕裡有詳細講過我在學習讀經的過程中,有一段很長的時間,我擁有許多釋經書,一套一套的印刷本和電腦軟件我都擁有過,也非常用心去讀。我絕不否認這些釋經書對我的讀經有極大的啟發和教導;但同時卻又叫我陷入困惑痛苦的深淵!問題是每一個釋經家對經文的理解,未必盡同,有時不特不相容,甚至會彼此矛盾。慢慢我體會到,釋經書的解釋,是作者讀經的理解和心得;但這是否就是神要告訴我們的信息呢?正是〔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〕,我如何去取捨呢?最後我醒悟到返璞歸真,歸回聖經。自己先反復誦讀經文,直接領受神的話語;然後有困難時,才參考釋經書。所以我以為釋經書,儘管有極大的參考價值,卻絕對不能取代自己讀聖經的。況且,所有釋經書,包括講座、讀經營等等的課程,其實都是把他們的心得和結果告訴我們,鮮有把如何獲得這些心得和結果的過程告訴我們。所以我們祇有佩服和羡慕。就正如我們在大餐廳享受美食,但不懂烹調之法一樣!但如果大廚授以食譜,教授烹調之法,那麼我們就可以自己嘗試 ,慢慢就可以自己烹調出美食了。不過,許多弟兄姊妹卻寧可花工夫去讀這些屬靈書籍、講座和課程,卻偏偏不肯認真地去讀經,這就是我的迷思!

中國人的智慧是〔授人以魚,不如授之以漁〕。送人一條魚,只能解一時之需,但教識他自己去打魚,就可以一勞永逸了。這也是為甚麼我在〔走過讀經曠野路〕一書,和現在的〔讀經拉雜談〕,不嫌其詳地,把我學習的心得,和如何得出這些心得,都一併告訴大家。但望大家能觸類旁通、舉一反三,將我的經驗,轉化成為自己的經驗;並且發揚光大,青出於藍。這就是我的心願!

最後,新年祝願:如果我們深信神的話是生命的糧,就讓我們每日不忘進食吧!🙏🙏🙏

附註:弟兄姊妹如有甚麼意見、建議、批評,請不吝賜教,留言給我,幸甚幸甚!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